刀刃向内的勇气:读《论党的自我革命》的体悟
发布时间:2025-07-21 信息来源:枞阳县政协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自我革命》一书,系统阐释了党在新时代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根本路径。通过对64篇文稿的深入学习(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我深刻感受到,这部著作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更是中国共产党直面历史周期率、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破题之钥”。其思想之深邃、逻辑之严密、实践之坚决,为我们理解党的生命力提供了全新视角。

一、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一论断既是对毛泽东“人民监督政府”第一个答案的继承,更是立足新时代的原创性突破。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最大的威胁并非外部压力,而是内部腐化。从苏联解体到某些大党衰败,皆因丧失自我纠错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以“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的政治逻辑,揭示了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底气:无私者无畏。正是因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才能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祛除沉疴,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二、“三个回答”:自我革命的思想内核

著作围绕“为什么能”“为什么必须”“怎样推进”自我革命三大核心问题展开,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

1.“为什么必须”:党面临“四大考验”(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和“四种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唯有以“补钙壮骨、排毒杀菌”的自我革新,方能扛起民族复兴使命。

2.“为什么能”: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其彻底的革命性。书中引用“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强调自我批判的文化基因与政治品格。

3.“怎样推进”:提出“九个以”的实践框架,包括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人民监督为动力、以正风反腐为抓手等,形成“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的治理体系。

三、实践伟力:从“打虎拍蝇”到制度固本

书中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为例,彰显自我革命的现实转化:

1. 猛药去疴: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十年磨一剑”铲除“四风”顽疾,反腐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担当,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隐患。

2. 制度创新:构建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如健全政治监督机制、推动“风腐同查同治”、打通基层监督“末梢”,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些举措不仅重塑了政治生态,更推动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清廉动能。

四、个人启示:自我革命的精神洗礼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受三重启迪:“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自省意识。书中强调“慎独”“正心修身”,警示“不虑于微,始贻于大”(《资治通鉴》),启示我们须常怀“赶考”心态,防微杜渐。“刀刃向内”的担当勇气。纪检监察工作本质是党的“自我净化利器”,需以“得罪人”的魄力捍卫纪律,将书中“问题导向”方法论转化为执纪实践。“历史主动”的格局站位。跳出“周期率”是千秋大计,每个党员都应是自我革命的践行者。正如书中所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唯有永葆革命精神,方能在时代巨变中“乱云飞渡仍从容”。

《论党的自我革命》不仅是一部理论巨著,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它宣告: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而这部著作正是照亮前路的灯塔,指引我们以“刀刃向内”的清醒坚定,书写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作者系枞阳县政协委员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