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中汲取新时代社会治理路径 ——读《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有感
发布时间:2025-06-27 信息来源:枞阳县政协 浏览次数: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这本书更是一部充满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的佳作。枞阳镇政协联络组在研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不仅对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之美有了更深的感悟,更在如何将书中的智慧运用到乡镇的发展建设和政协工作中有了诸多思考。

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

(一)诗词中的历史与哲理

书中所引用的诗词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各个时期的经典之作。这些诗词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例如“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深刻地体现了古代官员对于民生的关注。在枞阳镇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怀在基层工作中的体现。枞阳镇的干部们在处理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群众帮扶等事务时,都秉持着对百姓生活点滴的关心。每一个道路的修缮、每一次对贫困家庭的慰问走访,都是这种情怀的现代演绎。

(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这些诗词传承至今,让我们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枞阳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本地的特色文化。诗词文化的传承与枞阳镇的文化传承有着共通之处。我们要像珍视这些千古流传的诗词一样,珍视枞阳镇的古老建筑、民俗文化等。比如枞阳镇的一些古老村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手工艺,就如同诗词中的瑰宝,需要我们去挖掘、保护和传承。

二、对政协工作的启发

(一)民主协商与诗词中的包容精神

政协工作的核心之一是民主协商,而书中的诗词常常体现出包容、和谐的思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政协联络组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包容精神。政协涵盖了来自不同界别、不同背景的人士,就如同诗词中的各种意象汇聚成一首和谐的篇章。在协商过程中,我们尊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关于经济发展的提案,还是关于文化教育的建议,都以包容的态度去对待,让各种思想在民主协商的平台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参政议政与诗词中的担当意识

“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诗词表达了强烈的担当意识。枞阳镇政协联络组的成员虽然处于基层工作岗位,但同样有着强烈的参政议政的担当。在枞阳镇的发展规划中,政协联络组积极发挥作用。例如在关于枞阳镇的旅游开发提案中,联络组的成员深入调研,了解本地的旅游资源,提出了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打造特色旅游线路的建议。这一建议的提出体现了政协联络组在推动乡镇经济发展中的担当,就如同古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一样。

三、对枞阳镇发展的思考

(一)生态建设与诗词中的自然之美

书中许多诗词描绘了自然的壮美和宁静。枞阳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水相依,景色宜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诗词中的自然之美相契合。枞阳镇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建设,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环境。像枞阳镇的一些湖泊和山林,不能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我们可以借鉴诗词中的意境,打造生态旅游项目,让游客感受到枞阳镇的自然之美,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社会和谐与诗词中的人文关怀

诗词中充满了对人的关怀,枞阳镇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基层工作中,我们要关注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在社会治理方面。比如在解决邻里纠纷、促进社区和谐方面,我们可以从诗词中汲取智慧。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乡镇氛围。

《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这本书对枞阳镇政协联络组来说,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书籍。通过研读,我们不仅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畅游,更在政协工作和乡镇发展的道路上找到了新的方向。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书中的智慧,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作相结合,为枞阳镇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贡献政协联络组的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将不断鼓励更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的融合之美。

(作者系枞阳县政协委员占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