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委员风采
张力:紧跟时代浪 电商弄潮儿
走进枞阳电子商务产业园,大厅右侧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八个大字突出而又醒目,与枝繁叶茂的树形立体墙贴相映生辉,寄托着产业园负责人张力对于电商创业的启与思。左侧展销馆,采用的是颜值与地气合二为一的农家小院风格,分门别类的向观者展示富有枞阳特色的农产品。径直上二楼,无处不在的关于“梦想”、关于“团队”的活力标语,似乎与她身上所具有的年轻、自信、阳光,敢闯敢拼特质不谋而合。
“我们是从生产加工产业转型升级为服务产业。”张力笑着继续说道:“以前我们可不是做什么电商,就只是做钢管之类的生意,在偶然一次去外地考察后发现,我们县里与外面如火如荼的电商氛围相比似乎很难嗅到多少电商气息,也就在那一刻起填补县里电商相对空白区域的想法在我们心里发了芽,生了根。”
2015年6月开始了对电商综合大楼的设计,装潢,和仓库的改建。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在2016年1月电商产业园落成。百端待举,千头万绪需要待张力拧清,本是商务文秘专业出身的她该如何突破外行人看热闹的局面?
“选择从零开始,那就应该有从零开始的勇气和魄力。”张力说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迎难而上,补齐短板,丰筋健骨就是发展的题中之义。张力先后投入近200万元,邀请桐城电商专业团队,又对接签约了致力于打造县域电商新经济的浙江良中控股有限公司,为其把脉引航,出谋划策。除此之外,她也会边看边学,学以致用,招贤纳士,组建了自己的电商团队,就这样渐入正轨的枞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终于于2016年9月20日面向外界正式开园,也就在当年,其园内入驻企业网络销售总额就已达到了1.2亿元,其中带动农产品上行销售额达1500万元。
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办的有声有色同时,张力也时刻不忘身为政协委员的一份职责。自2016年当选以来,她便将履职与工作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助力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为推进县域电商品牌建设、电商培训、农产品上行作出服务。
“我们园区是集企业孵化、电商创业、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电商创业创新中心。”利用电商产业园平台优势,可以促进“线上”与“线下”高度融合,促进“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为电商企业搭建交流成长平台,培育专业化电商人才,这是张力创办电商产业园的特色之一。
雨坛镇双丰村村民刘琴就是参加电商培训、入园创业的受益者之一,2012年,刘琴返乡带领村民创办了枞阳县康民禽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养殖和销售土鸡及土鸡蛋。由于竞争激烈,产品出现了滞销。为破解销售难题,她多次参加县电商产业园组织的各类培训,熟练掌握了电商操作技能,她将自己养殖的土鸡和土鸡蛋搬上了线上销售,枞阳县电商产业园还免费给她提供了一间创业工作室。通过网络直播“叫卖商品”这种新颖的销售方式,2018年上半年刘琴累计销售土鸡1000多只,土鸡蛋近3万枚,销售额4万多元。
据悉,截止到目前为止,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企业有36家,网络年网络销售总额达到1.6亿元,其中带动农产品上行销售额2500万元。产业园下设的天弘职业培训学校共培训192期。培训人数达14750多人次,带动本县从事电商创业就业3750人,孵化企业78家,帮助传统企业转行18家,真正体现“电商之家、创业乐园”的公司经营理念。
积极参政议政,考察调研关系千万群众利益的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县域电商发展情况、立足本职工作,从电商富农这一角度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这位85后政协委员时刻保持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学习实践中去,踏实前行。谈及未来,张力说,她将继续瞄准农产品品牌培育,推进农产品上行这一核心,通过培育创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将我县优质农产品纳入旗下进行统一宣传、统一策划、统一营销,提升我县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为兴农扶贫,乡村振兴贡献一份电商产业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