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委员风采
黄金峰:群众文化的使者
黄金峰,女,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枞阳县黄梅戏艺术中心主任,枞阳县政协常委,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连续30多年从事黄梅戏艺术表演,自1989年始,先后获得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奖、中国黄梅戏艺术家优秀表演奖、全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等奖项。2015年,三年评选一次的安徽省演员大奖,全省仅4位演员获奖,黄金峰是4人中的唯一一位县级剧团获奖演员。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些奖项真正的分量。
黄金峰很小就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14岁就进入枞阳县黄梅剧团,开始了她的学戏之路。众所周知,学戏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积蓄与沉淀。黄金峰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练功:压腿、劈叉、吊嗓子、摹唱腔、学动作,看剧本、背台词,听导演说戏、看同伴表演,有时也上台演练,剧团放假时,她就到老师家里去学习。要当好一个演员是非常辛苦的,手眼身法步,唱做念打舞,虽然人人都会,但要在舞台上能准确地表达和完成角色所赋予的任务,又不一定人人都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虽然个个都能做到,但要坚持数年如一日,也非一般常人所能为。“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把它做好。”黄金峰憋了一口气,她在剧团里的老戏骨项老师、杨老师、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2年多的刻苦学习,把身姿唱腔练得优美动听,16岁那一年,黄金峰第一次正式登上舞台,开启了她的黄梅戏表演生涯,而这一唱,就是30多年。
2012年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期间,枞阳县精心打造了一台以文化战线抗日为题材的大型原创黄梅戏《寸草心》在艺术节精彩亮相。在这部戏当中,作为女主角刘佩瑶扮演者的黄金峰无疑成了演出现场的焦点人物,她在台上一次次的精彩表现让台下观众掌声雷动。 “枞阳也是黄梅戏之乡,能够在黄梅戏艺术节上一展风采,与这么多演员共享文化盛宴,是很难得的机会。”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就在当天演出之前,黄金峰才刚从诊所里打完吊水。“那几天也不知道怎么得了重感冒,嗓子出不来声,急死人了。这唱戏靠的就是嗓子,其他的角色都有A、B两个人,唯独我这个女主角没有,要是唱不出来,这艺术节可要误了大事!”说起那时候的心情,黄金峰至今仍心有余悸。吃药没用,最后医生给她开了三天的药水,吊完之后终于有了效果,她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黄梅戏充分展示了黄金峰的自我,它形式上自由开放,是思想与形体创造的产物,注入了艺术家的情感和体温,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更能沉淀出独一无二的魅力,个人风格浑然天成。几十年如一日,黄金峰对于黄梅戏艺术的专注与热爱让人敬佩,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从跨进黄梅戏剧团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开始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直到学成,走上戏曲舞台,这些年一路走来,她所经历的黄梅戏表演、创作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让她现在无论在创作表演上,还是教育学员中都不再古板,甚至是在传承的传统套路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加工。时至今日,她仍然坚持参与剧团每年近两百场的送戏下乡演出,深入一线,享受近距离为大家表演的乐趣。为更好传承黄梅戏事业的发展,黄金峰还发挥自己的特长,义务担任黄梅戏“编外辅导员”,每周三固定在县文化馆为黄梅戏爱好者上课。
黄金峰担任政协委员这个职务已经多年,虽然政协委员不拿工资,也不算什么官,但她却十分看中,即使工作再忙,她也念念不忘自己的职责,积极建言献策。“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黄金峰说,一个合格的政协委员要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名有心人,要时刻关注民情、民意,写出的提案更要做到有的放矢,事前一定要充分调研,用事实说话。她曾先后就老剧场安全使用、枞阳小学人行道整修、土地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并被政府重视采纳,解决了一些涉及民生的实际问题。“荣誉代表过去,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民情,积极建言献策,力所能及做一些有爱心的事。让社会多一份爱、多一份温暖。”黄金峰谦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