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政协:好提案串起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5-11-17 信息来源:枞阳县政协 浏览次数:


清晨,302路公交车载着晨光驶向青龙驿。对村民而言,这是进城的便车;对游客来说,这是通往风景的专线;而对枞阳文旅产业来说,是政协提案从“纸面”落到“地面”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枞阳县政协聚焦文旅产业发展,以提案工作为牵引,形成了一条“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落实转化-产业联动”的完整履职链条,让一个个“金点子”串珠成链,为全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条公交线,让美景不再遥远
    “以前想来青龙驿看看,得转好几趟车,不方便也就懒得来了。现在好了,一趟公交直达,周末带着家人就来了!”车上,一位游客的感慨道出了曾经的困境。
    这声感慨的背后,是县政协委员陈洪的一份提案。陈洪在调研中发现,枞阳镇旅游公路沿线景点散落,公共交通未能有效覆盖,302路公交车止步于石屋寺,到青龙驿只能徒步或者等待顺风车,让许多潜在游客望而却步,也影响了本地村民的出行。
    “文旅发展,交通必须先行。不能让‘最后三公里’成了阻碍百姓致富、游客尽兴的鸿沟。”在县政协第十四届会议上,陈洪提交了《关于302路公交车延伸开通青龙旅游公路班次的建议》,他的呼声迅速得到了回应。
    县政协相关负责同志领衔督办,县公交公司联合多家单位,组成了联合勘察队,实地勘测路况、评估客流量、协调站点设置,工作的齿轮迅速转动起来。在多方合力助推下,很快302路终于延伸至青龙驿,日发4个班次,沿途增设了两个港湾式站台。
    “现在去县城看孙子,再不用等儿子下班来接了,我自己坐个公交车一会儿就到了!”76岁的老人陈友英笑着说。
    今年国庆,青龙驿游客量是往年的三倍,日营收突破2万元。302路公交的延伸,如同一股活水,悄然激活了沿线村庄的发展活力,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多维发力,绘就文旅新图景
    公交线路的延伸,只是县政协以提案链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多委员从不同维度精准发力,共同擘画全域旅游新蓝图。
    “民宿不能停留在‘星星点点’,必须实现‘串珠成链’。”郑钰荣、王进等委员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旅游民宿,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提案》中直指痛点,呼吁通过科学规划、特色培育和人才引育,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民宿品牌。
    这一建议迅速转化为具体行动。县文旅局以浮山康养、白云岩研学、三公山度假三大主题为牵引,重点推进浮山温泉康养民宿、茅田凹民宿村、白云岩景区民宿等一批标杆项目建设。目前,全县正结合“十五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系统引导民宿产业向规范化、特色化、集聚化迈进。
人才短板如何补齐?县文旅局创新培训机制,依托党校平台定期开设专题培训班,为乡村文旅工作者、景区管理人员系统赋能。同时,积极推动线上旅游平台将本地优质民宿纳入铜陵市文旅消费券名录,实现“流量+服务”双提升。
    着眼于长远发展,徐成启、吴大五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大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的提案》。
    如今,三公山山顶基站建设全力推进,旅游停车场用地审批和建设在逐步推进,旅游厕所新建5座,“厕所革命”持续深化。从通信信号到停车场地,从卫生设施到保洁机制,每一个细节都在成为游客留恋的理由。
    双向奔赴,“金点子”结出“金果子”
    好提案离不开真落实。从公交线路的延伸,到民宿品牌的打造,再到全域旅游的规划,每一份提案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履职责任;每一次提案的落地,都凝聚着扎实苦干的汗水。这是一种“双向奔赴”:委员的睿智建言,与政府的积极作为,在枞阳的青山绿水间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如今,穿行在枞阳的山水之间,公交便捷抵达,民宿炊烟袅袅,文化底蕴静静流淌。一篇篇提案,正从字里行间转化为一幕幕鲜活的场景,讲述着枞阳文旅发展的好故事,展望着属于这片土地的诗和远方。(周素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